我國胃病的發生率常年居高不下,并且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,這個問題需要大家引起重視。
但你知道嗎,大多數都是從胃黏膜開始出現病變的,因此保護胃黏膜就是預防胃病的要點之一!
西安東大肛腸醫院胃腸科劉思序主任帶你了解胃黏膜
我們知道,胃是我們身體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,也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。而胃黏膜就是胃壁內層,也是直接接觸食物的“先鋒”,具有分泌胃酸以及吸收營養的作用。
胃黏膜包括上皮層、固有層、黏膜肌層,其下方是黏膜下層,黏膜下層下方是固有肌層,最外面是漿膜層,這幾層一起組成胃壁。
胃黏膜隨時在“挨打”
1、黏膜層受損
胃黏膜層受損一般是由于炎癥所致,出現急性胃炎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充血、水腫、出血、糜爛,甚至是壞死、穿孔。
慢性胃炎雖然不會有急性胃炎那么劇烈,但是胃黏膜會逐漸受損變薄,皺襞逐漸減少、消失,嚴重時還會出現腺體萎縮及增生。
2、肌層受損
當胃黏膜的損傷進一步加深傷害到肌層就可能出現潰瘍性病變,并出現腹痛、燒心、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需要及時到院檢查,找出病因。
會損傷胃粘膜的常見行為
1、煙酒不離手
香煙中的尼古丁、焦油等會刺激胃黏膜血管收縮,慢慢胃黏膜就會缺氧、缺血;
酒精中的乙醇在胃中與黏膜直接接觸,會導致黏膜變薄、殺死黏膜細胞造成胃黏膜受損;
2、情緒波動
腸胃神經豐富,長期處于精神緊張、焦慮、情緒波動會使胃酸分泌失調并刺激胃黏膜;
3、飲食混亂
長期暴飲暴食損傷胃黏膜引發胃炎,且腸胃也是有生物鐘的,胃酸會在固定時間準時分泌,此時空腹狀態下胃酸會對胃黏膜造成很深的刺激;
4、幽門螺桿菌感染
幽門螺旋桿菌傳染性極強,一旦被傳染,會附著在胃黏膜上,還會定植在深層組織中,破壞胃的防御機制,從而導致胃部損傷。
胃健康如何篩查
胃鏡檢查是直觀發現胃腸道病變的重要方式,也是胃癌早發現早治療的有效途徑。
但普通胃鏡往往使患者“抵觸”。如果心里過于恐懼或者特別敏感,可以選擇睡眠式無痛胃鏡。
睡眠式無痛胃鏡,是在傳統內鏡基礎上,通過靜脈給予一定量的短效麻醉劑,使患者在睡眠狀態下完成整個內鏡檢查和治療。
檢查中體檢者處于“睡眠”狀態,醫生可以順利、全面、仔細進行內鏡檢查,期間檢查者沒有惡心、反胃等不適,并提高了對檢查的耐受性,檢查時由于胃腸蠕動減少,更便于發現微細病變。
?